•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科研成果

    9728太阳集团近5年来科研成果

    发布人: 时间:2014-04-24 点击量 :

    公司紧密结合国家工程建设、灾害与环境问题等开展科学研究,经40多年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稳定并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岩土力学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经过二十余年研究积累,开辟了岩土力学研究的新领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及方法体系,建立了考虑温度、应力影响的土水特征曲线函数及渗透性函数,提出了THM耦合力学模型及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与坡体入渗耦合模型等,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研究成果丰硕,已应用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30多个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的变形与稳定问题分析中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研究方面,提出了基于库水及降雨诱发机理的滑坡综合分类,建立了滑坡岩土体力学参数预测模型和考虑渗透性影响的滑坡渗流场响应模式,构建了基于GIS的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空间预测评价系统,形成了三峡库区滑坡远程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及临阵预报分级预警体系。在边坡防护与生态恢复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重点开展了防护基材的特征、基材与坡表浅层稳定性、物种筛选培育繁殖等研究,解决了岩石、混凝土等硬质边坡防护与生态恢复问题;在结构计算理论与振动控制研究方面,提出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结构抗震分析方法,揭示了动静力作用下混凝土的细观破坏过程和损伤破坏机理,建立了基于复杂工程结构抗震整体可靠性的数值计算方法与分析应用技术,在多个大型高耸铁塔、水电工程机械等实际工程的动力响应与振动控制中得到应用。揭示了复杂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材料、结构耐久性劣化机理和规律,提出了移动重车作用下桥梁性能劣化及其损伤精细识别方法,在国内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09-2013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7项,三峡工程、清江流域、大渡河流域、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等横向项目100余项,纵横向科研总经费达到2.0亿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6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出版专著及教材20余部。    

    学科平台与基地:本学科目前拥有专业实验室总面积7148平方米,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平台和科研基地主要有8个: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电力公司岩土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湖北省建筑质量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学科拥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危险性评估甲级和岩土工程勘察、测绘2个乙级资质);拥有300T反力墙、加载和控制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完善的结构实验大厅、200T长轴实验机、100T材料实验机、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实验系统、混凝土动静力破坏过程CT观测实验系统、全国最大的人工降雨滑坡试验平台、粗粒土三轴实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实验系统、岩石三轴实验系统、岩石流变实验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

    附:2008-2013年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