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旗下产业 >> 教学成果 >> 正文

    教学成果

    关于公布太阳集团贵宾网站2020年第十届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发布人: 时间:2022-06-02 点击量 :

    http://xtbg.ctgu.edu.cn/oa/vfs?path=/information/52aaa33f721295bc01730839da202cf4/52aaa33f721295bc0172cb6a5ef045da.files/Aspose.Words.a3b9a69c-18e0-49c3-b1e2-95bdec8b4639.001.png

    三峡大教〔202021

    http://xtbg.ctgu.edu.cn/oa/vfs?path=/information/52aaa33f721295bc01730839da202cf4/52aaa33f721295bc0172cb6a5ef045da.files/Aspose.Words.a3b9a69c-18e0-49c3-b1e2-95bdec8b4639.002.png


    关于公布太阳集团贵宾网站2020年第十届

    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根据《关于申报2020年度太阳集团贵宾网站第十届教学成果奖的通知》(三峡大教〔202010号),经过各单位初评推荐、校内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学校学术委员会复核、网上公示,确定太阳集团贵宾网站2020年第十届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63项,其中“科教融合团队式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等18项成果获一等奖;“基于政校企合作的西藏少数民族水利类专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20项成果获二等奖;“工程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等25项成果获三等奖(名单详见附件)。

    本届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是公司广大教师、教学管理干部、教学辅助人员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体现了公司高等公司产品改革的重大进展,代表了当前公司公司产品改革的先进水平。希望各单位和全校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借鉴并积极推广这些研究成果,不断深化公司产品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希望获奖的个人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力争再出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为公司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太阳集团贵宾网站2020年第十届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

    2020624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董事长办公室

    2020624印发

    共印5



    附件: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2020年第十届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编号

    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

    成果所在单位

    奖励

    等次

    202001

    科教融合团队式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徐港、周万清、高德军、彭艳周、王青、刘冬梅、鲍浩

    9728太阳集团

    一等奖

    202002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梯队滚动—动态反馈—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刘杰、王瑞红、王乐华、杨渝南、汪洪星、许晓亮、杨超、张玉莉

    9728太阳集团

    一等奖

    202003

    新工科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机械专业改造升级路径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方子帆、杜轩、董元发、何孔德、陈保家、叶喜葱、杨蔚华、王颖

    机械与动力学院

    一等奖

    202004

    基于“新工程师”理念、面向智能制造产业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王凌云、黄悦华、黄华、肖建修、张磊、张宁、刘颂凯、杨超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一等奖

    202005

    基于新工科理念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电路原理》多维建设与实践

    程杉、吉培荣、粟世玮、王灿、魏业文、赵胜会、贲彤、刘颂凯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一等奖

    202006

    三面向、四驱动、五融合:新IT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但志平、余肖生、陈鹏、陈慈发、龚本灿、郑悦林、吴西燕、龚国强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一等奖

    202007

    荆楚卓越旅游人才“项目驱动·三元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阚如良、周军、郑宇飞、冯耕耘、邓念梅、周宜君、刘晗、张晓燕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等奖

    202008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院校国际化医学人才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赵云、李志芳、张世忠、张宝林、盛德乔、何治、袁琴、彭骥

    医学院

    一等奖

    202009

    以卓越医师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黄晓飞、赵云、陈静、袁琴、李新志、韩莉、汤桂成、李从德

    医学院

    一等奖

    202010

    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吴卫华、刘建新、钟勋田、杨艳妮、夏忠敏、杜晓红、范长敏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一等奖

    202011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赵军、董方敏、李卫明、 秦朝钧、赵新泽、张继平

    田家炳教育学院

    一等奖

    202012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胡孝红、陈运普、胡俊修、闫少华、赵志君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等奖

    202013

    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杨先卫、杨雄波、王飞、肖焱山、杨种田、黄祥平、许瑞珍、朱丽娅

    理学院

    一等奖

    202014

    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模式——“中外员工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

    胡晓琼、王爽、杨冰峰、谢静、屈琼、柳萍、唐峰昌

    外国语学院

    一等奖

    202015

    地方高校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员工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席敬、柳萍、唐洪伟、王鲁蒙、石小涛、李文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一等奖

    202016

    内地综合性大学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曹大明、鲁春立、葛政委、吴正彪、方晓波、周晓明、魏雪梅、李超

    民族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一等奖

    202017

    “三位一体 专创融合”,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李立军、王盈、赵新泽、田启华、赵春华、赵亮方、李俊芳、白广华

    老员工素质教育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一等奖

    202018

    基于护理安全为核心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郝巧蓉、高学农、钟小路、戴秋婷、李昕、邹雪君、董璐、李冉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附属仁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一等奖

    202019

    基于政校企合作的西藏少数民族水利类专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谢晓庆、周宜红、尹强、赵春菊、董晓华、卢晓春、黄建文、孙旭曙

    水利与环境学院

    二等奖

    202020

    面向水工程全过程咨询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述、晋良海、彭辉、郑霞忠、吴黎明、余晓云、余杨铭、梁正琼

    水利与环境学院

    二等奖

    202021

    核电站系统与设备虚拟仿真实验及线上教学改革与实践

    杜晓超、袁显宝、张永红、杜轩、张彬航、方子帆、周建军、唐海波

    机械与动力学院

    二等奖

    202022

    基于OBE-CDIO理念的课程组模式下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杨蔚华、何孔德、秦红玲、李响、刘芙蓉、邓少华、刘绍鹏

    机械与动力学院

    二等奖

    202023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

    姜礼华、赵君、倪世兵、孙盼盼、陶华超、吴亚盘、张露露、黄妞

    材料与化工学院

    二等奖

    202024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王辉、邾玢鑫、马辉、魏业文、王凌云、佘小莉、陈堂贤、段华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二等奖

    202025

    “以员工为中心”的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以“水电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为例  

    陈铁、张彬桥、汪长林、付文龙、钟浩、李文武、李飞、胡文斌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二等奖

    202026

    服务于学科交叉融合需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四层进阶式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邹耀斌、吴西燕、但志平、龚本灿、徐义春、韩芳、付云侠、陈明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二等奖

    202027

    计算机专业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蔡政英、陈慈发、丁晓波、张上、覃颖、肖明、郭辉辉、胡少甫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二等奖

    202028

    地方高校金融卓越人才“五维一体”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覃朝晖、曾宇平、万敏、张宇、范亚莉、田红宇、邓尚昆、黄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等奖

    202029

    角色反转,让员工成为学习的主人

    李志红、肖莉、彭帆、肖方祥、秦烨

    医学院

    二等奖

    202030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陈静、汤桂成、张瑞涛、吴江锋、骆社丹、马岚、李莉、王小莲

    医学院

    二等奖

    202031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人文素质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肖劲松、彭红卫、田启华、刘传清、周琦、李琳莉、牛媛媛、陈海冰

    田家炳教育学院

    二等奖

    202032

    基于“二经三维”理念创新地方高校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陈军、余倩棠、唐祖爱、骆东平、欧阳美平、杨静、曾鹏、陈秀平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等奖

    202033

    基于同心圆模式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罗华军、杨昌英、吴鹏禄、张锐 涂璇、刘祈星、刘呈雄、陈可

    生物与制药学院

    二等奖

    202034

    应用型高校“四全四早”的一流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生物医药类专业为例

    刘士平、杨昌英、周海峰、刘呈雄、涂志英、程凡、陈剑锋、周强

    生物与制药学院

    二等奖

    202035

    校企联合文化共建与音乐专业合唱艺术实践基地拓展研究

    孙瑜、邹宜宁、尹青、饶阳

    艺术学院

    二等奖

    202036

    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引入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研究——以太阳集团贵宾网站为例

    李晓艳、高鸣、邹宜宁、李婧

    艺术学院

    二等奖

    202037

    以数字故事项目为依托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改革实践与研究

    谢静、屈琼、袁平、程爱群

    外国语学院

    二等奖

    202038

    “临床实践教学PDCA管理模式”在医学人才协同育人机制中的应用研究  

    田玉凤、梁亮、黄晓飞、邬宗庆、郑爱军、钟晓红、杨怡、艾丽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第一临床医学院

    二等奖

    202039

    工程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刘依松、彭辉、黄耀英、卢晓春、殷德胜、孟永东、张萍、王煜

    水利与环境学院

    三等奖

    202040

    基于OBE的《机械制图》课程全程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肖露、何恩义、王静、黄才华、叶喜葱、周祥曼、刘芙蓉、李响

    机械与动力学院

    三等奖

    20204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戴雷、余海洲、刘文俊、丰平

    材料与化工学院

    三等奖

    202042

    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探索--电力电子与电机教学团队的实践

    邾玢鑫、王辉、程江洲、王凌云、代红、肖建修、陈堂贤、马辉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三等奖

    202043

    基于“一体两翼”的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黄力、唐波、邹建华、邓长征、李旭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三等奖

    202044

    自动控制理论教材

    廖道争、刘平、游文霞、郭贵莲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三等奖

    202045

    “三层次与四融合”的电子信息类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龚国强、唐庭龙、崔文超、覃琴、夏平、张虹、汪方毅、孙水发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三等奖

    202046

    面向新工科、校企协同育人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覃琴、唐庭龙、王鹏、龚国强、但志平、夏平、崔文超、王习东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三等奖

    202047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田卫新、张上、肖明、肖敏、丁晓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三等奖

    202048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语伴”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黄婉梅、刘传清、吴芳、杨军会、席敬、柳萍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三等奖

    202049

    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

    夏忠敏、陈静静、肖又菁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三等奖

    202050

    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全方位公共课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平、杨雯靖、罗从文、周意元、张渊渊、覃文杰、张小华

    理学院

    三等奖

    202051

    光电专业应用类课程改革与实践

    何慧灵、王习东、曾曙光、罗志会、肖焱山、刘雁、王飞

    理学院

    三等奖

    202052

    数学专业价值体系的细分与浮现

    柳福祥、崔盛、谢从满、刘军、马德宜、俞辉

    理学院

    三等奖

    202053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喻坚、夏青、秦小平、罗红

    体育学院

    三等奖

    202054

    大学体育安全教育联动与创新

    王岩、臧建成、喻坚、夏青、罗红

    体育学院

    三等奖

    202055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王潇、夏青、秦小平、谌凯、张岚、谢晓艳、向丹、纪力

    体育学院

    三等奖

    20205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袁波澜、黄祥深、田辉、岳小国、冯明、周慧慧、林婕

    民族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三等奖

    202057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老员工在科研训练中的探索和实践

    鲁明骞、李书国、高嫣、孔亚婷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第一临床医学院

    三等奖

    202058

    1+1+1+1”带教模式在医学职工临床实习中应用的研究

    李莉、郑爱军、李馨欣、刘阳、万敏婕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第一临床医学院

    三等奖

    202059

    案例教学在医学影像学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

    李红、赵云、陈娟、张显文、李娜、冯苏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附属仁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三等奖

    202060

    PACS数据库联合MDT式教学在医学影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薛丹丹、张显文、张有为、何玲、李红、易慕华、冯松、陈娟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附属仁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三等奖

    202061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显文、薛丹丹、何玲、张有为、冯苏、陈娟、马会浩、李红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附属仁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三等奖

    202062

    碎片化学习时代儿科学课程微视频设计与应用研究

    吴琼、李俊明、陈凤仪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人民医院

    三等奖

    202063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陈畅、李玲、艾耀伟、任习芳、潘志红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人民医院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