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性别:男 籍贯:湖北宜昌
职称:副教授、硕导 Email:yys@ctgu.edu.cn
教育背景
2014/09-2018/06,太阳集团贵宾网站,9728太阳集团,博士
2011/09-2014/06,太阳集团贵宾网站,9728太阳集团,硕士
2007/09-2011/06,太阳集团贵宾网站,土木水电学院,学士
工作履历
2023/01-至今,太阳集团贵宾网站,9728太阳集团,副教授
2018/06-2023/01,太阳集团贵宾网站,9728太阳集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
[1] 生物岩土工程理论与方法
[2] 边坡防护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水淹胁迫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根-土复合体抗侵蚀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主持,2023/01-2025/12
[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磷石膏对植被混凝土物理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主持,2020/03-2022/03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态修复材料冻融损伤机理及抗冻强度耐久性改良技术,参与,2017.07-2020.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长江上游水库消落带土壤侵蚀机理及其生态利用模式,参与,2021.01-2024.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稀土元素示踪的植物篱对三峡库区坡耕地侵蚀-沉积分布的影响机制,参与,2019.01-2021.1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峡库区坡耕地不同坡位侵蚀泥沙颗粒及其携带养分流失的影响机制,参与,2023.01-2026.12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鄂西山区大型水库复活型滑坡侵蚀致灾机制与生态防控—水库复活型滑坡土体侵蚀“工程-生态协同防控”研究,参与,2022.01-2025.12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工程岩面-基材-植被养分循环研究, 参与,2017-01-01 至 2020-12-31
[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区生态保护与入库泥沙调控关键技术与示范-河岸工程施工区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与示范,参与,2012/01-2015/12
学术兼职
[1]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2] 中国公路学会会员
奖励与荣誉
[1] 2019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2/15
[2] 2019年,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高山亚高山工程扰动区植生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水利部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排名3/9
[3] 2022年,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排名9/10
[4] 201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排名12/13
[5] 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排名7/7
[6] 2021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土建类),二等奖,指导教师,排名2/2
[7] 2021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土建类),三等奖,指导教师,排名1/2
[8] 2022年,第八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9] 2019年,太阳集团贵宾网站“优秀教师”
学术成果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Influence of addition of two typical activated carbons on fertility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of vegetation concrete under freeze-thaw condition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2, 838: 156446.
[2] Evaluation andeco-regulation of eco-restoration engineering on slopes of hydropower projects, Natur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Technology, 2018, 17(1): 131~138.
[3] Effects of two types of activated carbon on the properties of vegetation concrete and Cynodon dactylon growth[J].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0(1): 1-12.
[4] 恢复生态学理论在水电工程扰动区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5, 32(7): 52~57.
[5] 多花木蓝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31(04):72-76.
[6] 施加生物炭对植被混凝土理化性质及狗牙根生物量的影响[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29(01):1-14.
[7] 冻融循环作用下植被混凝土团聚结构变化对养分固持能力的影响. 冰川冻土,2022,44(2):1-11.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防护基材土壤质量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03):288-291.
[9] 系统工程原理在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30(10):32-36+57.
发明专利授权:
[1] 杨悦舒等,一种针对坡面凹陷部位高效修复的磷石膏基填充袋及其施工方法中国, ZL 202110983951.5.
[2] 杨悦舒等,一种针对多坑穴坡面快速绿化的磷石膏基植生毯及其施工方法,中国, ZL202110983957.2
[3] 杨悦舒等,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及构建方法,中国, ZL202110559803.0
[4] 杨悦舒等,一种适用于消落带岩质岸坡的护岸结构及施工方法,中国, ZL202110559828.0
[5] 杨悦舒等,一种土质边坡生态护坡结构及构建方法,中国, ZL202110559455.7
[6] 杨悦舒等,一种适用于消落带的水下试样采集装置及方法,中国, ZL202011018585.1
[7] 杨悦舒等,一种利用多格纸板对边坡生态防护基材进行修补的方法及多格纸板修复结构,中国, ZL 201510203274.5.
[8] 杨悦舒等,一种提高生境基材加筋效果和防止基材喷植过程中飞溅的方法, 中国, ZL 201510511825.4.
[9] 杨悦舒等,一种植生槽与挂网喷播组合的边坡生态防护方法, 中国, ZL 201510511842.8.
[10]杨悦舒等,一种坡面设有槽坑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构筑方法, 中国, ZL 201510511745.9.
参编行业标准:
[1] 国家能源行业标准《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规范》(NB/T 10490-2021).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
[2] 国家能源行业标准《水电工程陡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规范》(NB/T 35082-2016),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3] Technical Code for Eco-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Concrete on Steep Slope of Hydropower Projects (NB/T 35082-2016).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9-08-01.
培养研究生情况
[1] 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
[2] 培养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名(含合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