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队队伍 >> 教师名录 >> 岩土与地下工程系 >> 正文

    岩土与地下工程系

    许晓亮

    发布人: 时间:2017-12-08 点击量 :

       

    个人简介

    性别:男                                                                                               籍贯:甘肃天水  

    职称:副教授、硕导                                                                           Email:sichuan106@ctgu.edu.cn  

    教育背景

    2013/92017/6, 河海大学, 岩土工程, 博士

    2010/92013/6,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 岩土工程, 硕士

    2006/92010/6, 长春工程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

    工作履历

    2020/12-至今,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 9728太阳集团, 副教授

    2017/6-2020/12,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 9728太阳集团, 讲师

    开设课程

    本科:《边坡工程》、《地基处理》、《岩土工程灾害与防治》

    研究生:《高等岩体力学》

    主要研究方向

    [1]    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

    [2]    库岸边坡灾害及防治

    [3]    深地远海岩土体力学特性及应用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809151,基于Copula理论的库岸边坡变形预测模型及概率失稳判据,2019/01-2021/12

    [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KDZ11,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型滑坡成灾模式及概率失稳判据研究,2017/12-2019/11

    学术兼职

    [1]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青年论坛,委员

    [2]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3]   湖北省地质学会,会员

    学术成果

    [1]   许晓亮,王乐华, 李建林,陈将宏, 覃万里, 邓华锋*.边坡可靠性分析中g-line失效域及Copula优度评价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08): 1398-1407

    [2]    晓亮, 李建林, 龚家伟, 宛良朋, 陈将宏. Copula理论下基于g-line失效域的边坡可靠性分析[J].岩土力学, 2017, 38(05): 1445-1453+1462

    [3]  XuXiaoliang, Li Jianlin, Gong Jiawei,Deng Huafeng*, Wan Liangpeng, Copula-Based Slope Reliability Analysis Using theFailure Domain Defined by the g-Line[J].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6, 2016: 1-11

    [4]   许晓亮,王乐华, 邓华锋, 朱敏. 基于ADINA的面板堆石坝三维子模型法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 29(11): 108-112

    [5]  邓华锋,潘登,许晓亮*,支永艳,段玲玲,杨超,张宇娜.三轴压缩作用下断续节理砂岩力学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41(11):2133-2141.

    [6]  王乐华,牛草原,张冰祎,马云彪,尹思杰,许晓亮*.不同应力路径下深埋软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38(05):973-981.

    [7]   王乐华,尹思杰,许晓亮*,陈星,徐义根.降雨作用下堆积体岸坡变形破坏模式模型试验[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32):77-82.

    [8]   牛草原,王乐华,许晓亮*.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统计特性对边坡可靠性影响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2):195-198+206.

    [9]  王乐华,徐义根,许晓亮*,向力,章朝峰.基于模型试验的涉水堆积体岸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05):81-85+91.

    [10]陈将宏, 李建林, 许晓亮, 宛良朋, 黄宜胜, 邓华锋, 相关变量生成算法及边坡可靠度Monte Carlo模拟, 岩土力学, 2017, 38(11): 3341-3346

    培养研究生情况

    [1]   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含合作指导)

    [2]   培养已毕业硕士研究生5名(含合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