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性别:男 籍贯:四川威远
职称:副教授 Email:thirdding@163.com
教育背景
2004/09-2009/06,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
2000/09-2004/06,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岩土工程系,学士
工作履历
2012/09-至今,太阳集团贵宾网站,9728太阳集团,副教授
2009/06 –2012/09,太阳集团贵宾网站,土木水电学院,讲师
开设课程
本科:《土力学》、《岩土工程勘察》
研究生:《生态工程学》、《土木工程热点与前沿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 滑坡/边坡生态防护
[2] 生物岩土水土治理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017YFC0504902-05,振动条件下生态修复材料强度损失机理及抗震优化技术,2017.09-2020.12
[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KF2013-04,考虑根系作用的土-岩接触面剪切特性研究,2014.01-2015.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002100,裂缝特性对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研究,2010.01-2012.12.
学术兼职
[1] 中国地质学会会员
奖励与荣誉
[1] 2016年,中国产学研促进协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排名4/7;
[2] 2015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7/15;
[3] 201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4/6.
学术成果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丁瑜,魏伟兵,潘波,等.纤维加筋植被混凝土基材统计损伤模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22,44(04):652-659.[EI收录]
[2] Huang X, Ding Y, Xu W, et 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Vegetation-Growing Concrete Reinforced by Palm Fibers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21, 25(12): 4610-4619.[SCI收录]
[3] Rao Y, Ding Y, Sarmah A K, et al.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ore-aggregate-cement paste in statically compacted pervious concrete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0, 237, 117605. [SCI收录]
[4] Ding Y, Rao Y, Sarmah A K, et al.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of Grain Size-Dependent Maximum Dry Density for Gravelly Soi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20, 20(9):04020153.
[5] 丁瑜,饶云康,倪强,许文年,刘大翔,张恒.颗粒级配与孔隙比对粗粒土渗透系数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46(03):108-116.
[6] 饶云康,丁瑜,倪强,许文年,刘大翔,张恒.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粗粒土渗透系数预测[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8(06):92-97.
[7] 丁瑜,胡文静,夏振尧,李博,姚小月,许文年.生态护坡生境基材土壤肥力动态变化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7,38(02):31-37.
[8] 丁瑜,夏振尧,许文年,杨奇. 根系作用下的基材土–岩接触面原位剪切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J].2016.5, (11): 2107~2113. [EI收录]
[9] 丁瑜,杨奇,夏振尧,许文年. 生态护坡基材土-岩接触面原位剪切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 2015.8.10, (S2):383~388. [EI收录]
[10]胡文静,丁瑜,夏振尧,朱朝辉,袁可辉,王圆发,向玄.重庆地区红层泥岩侧限膨胀性能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35(05):607-611.
发明专利:
[1] 魏伟兵,丁瑜,彭博识,刘振贤,黄群智,刘大翔,万奇,黄晓乐,张伦,许文年,杨悦舒,潘波, 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中国, CN113605357A
[2] 丁瑜,饶云康,邵艳艳,潘波,许文年,张恒,刘琦,马鹏飞,肖洋,夏园园. 一种透水混凝土堵塞渗透性能衰减的测定方法,中国,ZL201810597841.3
[3] 丁瑜,饶云康,潘波,许文年,张恒,刘琦,漆楚繁,范晨,曾珊瑚,杨义. 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分布的测定装置, 中国,ZL201721413191.X
[4] 丁瑜,张恒,许文年,饶云康,李博,夏露,秦健坤. 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物纤维编织网结构,中国,ZL201720232214.0
[5] 丁瑜,李博,许文年,刘大翔,张恒. 一种垂直绿化桩板墙,中国, ZL201620717165.5
培养研究生情况
[1] 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
[2] 培养已毕业博士研究生1名(二导)、硕士研究生12名